ASUS TUF Gaming VG27AQL1A 初步使用感想


離之前寫 ASUS TUF Gaming VG27AQL1A 這款螢幕的開箱文也好幾天了,接下來這篇,則是來比較仔細地寫一下這款螢幕的使用測試吧~

首先,這款螢幕基本上就是標準的窄邊框螢幕,雖然在開機前感覺邊框很薄,但是實際上開啟後,因為實際上面板的框就有 0.6cm 左右,所以能顯示的範圍到實際的外框,還是有 0.9cm 左右。

這個狀況基本上是目前所有窄邊框螢幕共通的、並不是問題,Heresy 之前的 Benq EW2755ZH 也是同樣的狀況。

下面左圖就是他左上角的樣子,下方右圖則是右下角的樣子;下方由於面板有一部份可以藏在機身內,所以感覺面板版的邊框會小一點。

 

在電源指示燈的部分,他的指示燈在右下角的下方,待命的時候是橘紅色、開啟狀態則是白色;在正常角度下應該是看不到燈號的,要稍微把頭低下去才看的到,算是方便、又沒有視覺上的干擾。

 


底座調整

在螢幕底座可調的部分,個人覺得算是中規中矩,該有的都有了。如果覺得不夠,也還可以選擇 VESA 標準的底座來更換,算是沒什麼好挑剔的了。

首先,在螢幕的傾角的部分,可調範圍是 -5° 到 20°:

 

升降的部分,則有 0-130mm 的可調空間。

 

左右旋轉的部分,基本上左右都是 20 度,其變化範圍大致上如下圖:

  

不過,個人覺得他的底座左右轉的部分不是很好轉,有的時候甚至變成是整個底座在桌面上旋轉…

而他也支援將螢幕轉 90 度,作為直立顯示,下面左圖就是把它旋轉 90 度的樣子。
不過個人覺得,會這樣使用的情境通常應該會是把它當作第二螢幕,作為輔助顯示的狀況就是了。

 

上面右圖,則是他的整線機制。基本上就是可以把線從左右兩側拉進去,由中間的後方出來,基本上算是個簡單、還算有效的機制了。


OSD 調整

OSD 的部分則是在右下角,以螢幕後方的五向搖桿為主要的操作介面。

個人覺得他的設計還算滿好按的,手往後方一伸,就可以簡單地靠觸感找到五向搖桿;按下去後 OSD 選單就出現了,此時也可以根據螢幕上的畫面,找到其他四個實體按鈕。

五向搖桿本身算是夠安定、其他輔助的按鈕也夠大,基本上不太會誤觸,使用上還算直覺。

OSD 選單內容的部分,基本上分成六大類:遊戲、影像、色彩、輸入選擇、MyFavorite、系統設定;不過根據連接的線材、電腦端的設定、螢幕端的設定,而會有不少選項無法使用。

下面就是第一層的六個選單的畫面:

      

而在「系統設定」的「顯示資訊」這邊則可以看到螢幕的型號、以及現在的韌體版本是 MCM102,不知道是否以後會有辦法更新。

 

而如果要比較詳細的內容,則可以參考下面的 OSD 操作影片:

目前個人測試的一些狀況:

  • 連接 HDMI 線的話,「遊戲」這個分類會直接被跳過
  • 在 Windows 10 開啟 HDR 的話
    • 遊戲的 ELMB Sync、Game Visual、Shadow Boost 都不可使用
    • 影像只剩下 HDR 可以調整(Gaming HDR、Cinema HDR)、其他亮度對比什麼都不能調
    • 色彩直接被跳過
  • ELMB Sync 開啟的話:
    • 遊戲的 OverDrive 無法調整
    • 影像的亮度、高對比特效、ASCR、畫面控制無法調整

其他還有一些狀況也會有一些限制(例如切換成 sRGB),不過這邊就不完整列了。如果需要較完整的功能,應該是得接 DisplayPort 線、然後把電腦的 HDR 設定關閉才行。

另外,如果不想透過螢幕的硬體按鈕去控制的話,華碩也還有提供「Display Widget Lite」這個應用程式,可以直接在 Windows 環境中,去控制螢幕的設定,算是相當方便的!


Game Plus

另外,在 Game Plus 裡面,華碩提供了一些有趣的功能。

除了可以透過螢幕直接在畫面中央顯示準心(位置可以調整)、來作為 FPS 遊戲的一種作弊方式(個人真的覺得是)外,他也有計時器、以及 FPS 顯示等功能。

其中,FPS 顯示的部分,除了可以顯示當下的 FPS 外,連歷史圖表都有,算是滿實用的!

不過個人覺得比較可惜的是,那個 FPS 有點大,而且似乎沒辦法調小…


工程模式

另外,如果要進入 OSD 的工程模式的話,則可以:

  1. 關閉螢幕
  2. 壓住五向搖桿
  3. 開啟螢幕

這時候,螢幕的 OSD 會從本來的右下角移到左上角,然後還有一個「F」的字樣。

五向搖桿往上下撥動、讓 F 變成藍色的,再按下五向搖桿,就可以叫出右圖的工程模式畫面了。

這邊可以看到一些本來不會顯示的資訊。包括目前幾種主要模式的設定值。

此外,也可以看到使用時間(193H…好久?應該是包含內部測試的時間?)

而比較重要的,是可以看到他的面板是 INX M270KCJ,一般是說這就是 Innolux M270KCJ-K7B這塊群創的 K7B 面板(參考、M270KCJ 也有 L5B 的型號,但是頻率只有 60Hz);這塊面板在中國那邊的評論看來評價算是不錯的。

不過個人比較怕的是…倒數第三行的「PWM 62」是什麼啊? o_O
總不會是 PWM 調光吧?雖然說自己用 Sony XZ1 Compact 的 960FPS 是測不出閃爍就是了,但是還是有點怕啊。


Windows 10 的設定

而在 Windows 10 的電腦上,預設的解析度會是 2560 x 1440,更新頻率預設可以設定成 60、100、120、144Hz。

如果要開到螢幕最高的 170Hz,則是要在螢幕的 OSD 中把「超頻」開啟才行;開啟超頻後,則可以設定最大更新率為 155、160、165、170Hz。

而由於這款螢幕有支援 G-Sync,所以在 nVIDIA 的驅動程式裡面,當然也是可以開啟相關的設定了~

另外,由於 VG27AQL1A 有支援 HDR,所以在 Windows 10 的顯示器設定中,也可以開啟 HDR 的支援;不過個人不建議開啟就是了…


喇吧

這款螢幕姑且還有配置「立體聲揚聲器 2W x 2 立體聲 RMS」,可以透過 DisplayPort 或 HDMI 直接傳送音訊撥放。

但是,他的音質基本上就是很一般的螢幕喇吧的音質了,個人覺得非常的空洞,要說的話只能算是「能放出來」,對 Heresy 來說屬於完全無法接受的等級了。


耗電量

螢幕耗電量的變因其實不少,包括顯示的內容在內,都會影響到耗電量,所以這邊就簡單以 Heresy 自己使用的狀況的數據做參考了。

  • 電腦關機的待命:0W
  • 電腦開著、但是停止輸出訊號:1.2W
  • 比賽模式,對比 76、100Hz、關閉 HDR 等功能
    • 亮度 0:19.6W
    • 亮度 20:23.1W
    • 亮度 40:26.7W
    • 亮度 60:28.8W
    • 亮度 80:34.7W
    • 亮度 100:39.7W
  • sRGB:37.1W
  • sRGB + HDR:39W

整理來說,耗電量算是比 Benq EW2755ZH 高上一階了~不過,這應該是因為解析度提高不少的關係吧?


這篇就先寫到這裡了,關於實際顯示的效果,由於這次有拿校色器來玩,所以內容會比較多,就等下一篇再寫吧。

而實際上,現在的螢幕還有一堆專有名詞也滿麻的…像是 OSD 裡面的 Shadow Boost、ASCR(ASUS Smart Contrast Ratio、官網)、ELMB Sync(Extreme Low Motion Blur Sync、官網)等等,都得查了才知道到底是什麼啊…

或許等之後有時間,再來整理一下這些技術的原理吧?(很有可能不會有那一天)


ASUS TUF Gaming VG27AQL1A 系列文章

對「ASUS TUF Gaming VG27AQL1A 初步使用感想」的想法

  1. 我也買了這一款,使用 DisplayPort 接電腦發現一個問題想向你請教。在電腦開機狀態下將螢幕關閉後再重開,桌面排版會亂掉,仔細觀察似乎是在螢幕關閉時電腦自動將解析度調回最低(應該是800×600),請問這情況有解嗎?謝謝

    • DisplayPort 的螢幕在關閉電源後,大多等同於拔掉訊號線,所以電腦會判斷沒接螢幕。
      不止這款這樣,DP 的好像都這樣。

      目前好像無解,個人作法是不手動關閉螢幕,讓它自然進待命模式。

  2. 這台的驅動IC跟XG279Q是同樣的,所以能用Displaywidget跟 FPS計數器相關功能(也是VG系列目前唯一能用displaywidget軟體的機種)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