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 AI Windows 電腦標準:Copilot+ PC


微軟前幾天的 Build 開發者大會,推出了一個新的名詞:「Copilot+ PC」,用來代表符合微軟進一步整合新的 AI 功能後、對於 Windows 11 要求的電腦。

他的台灣官方網站是:https://www.microsoft.com/zh-tw/windows/copilot-plus-pcs,官方部落格可以參考《Introducing Copilot+ PCs》。

這個 Copilot+ PC 主要是對應新的 AI 功能(有的之前其實已經有了),所以主要的要求釋放在 AI 專用處理器、也就是 NPU 上;以現階段來說,Copilot+ PC 就只有新推出、搭配高通 Snapdragon X Elite 這款號稱 40+ TOPS 的 SoC 了~

而根據《微軟推動 Copilot+ PC:40 TOPS 以上,先搭 Snapdragon X 處理器》這邊的說法,微軟定義的 Copilot+ PC 規格目前是:

  • 需要 16GB 記憶體、256GB SSD
  • 整合 NPU,達到 40 TOPS 以上、可存取最先進 AI 模型
  • 具備全天電池續航力

而他主要的 AI 功能,則包含了:

  • 回顧(Recall)
  • Live Cocreator
  • 即時字幕
  • 創意濾鏡

這四個項目。

回顧(Recall)

這項功能應該就是之前一直在謠傳的「AI Explorer」。Heresy 看了一下,感覺有點像是 Windows 10 1803 時出現的「時間軸」(Timeline)這項功能(目前已經沒了)的大幅度強化的版本?

他基本上會固定每幾秒就去擷取螢幕的畫面、然後儲存下來變成快照(snapshot),最後累積成一個時間軸;而之後就可以透過去檢視這個時間軸、或是透過文字來在這些儲存下來的資料中尋找內容。

找到需要的內容後,這邊可以用當時的應用程式再次開啟文件、網站等等。而搭配 Copilot 的功能,還可能可以針對這些快照做進一步的操作。簡單的就是去複製文字、進行內容摘要、翻譯等等了。而如果是圖片的話,也可以用來搜尋、或是建立類似的圖片。

至於這樣的快照到底會吃掉多少資源呢?根據微軟的說法,在 256 GB 的電腦上,「回顧」預設會使用 25 GB,大概可以儲存 3 個月的內容;如果有需要,也可以自己調整使用的空間。

至於隱私的部分,微軟是聲稱包括儲存和分析都只會在本基上進行、不會丟到雲端。而像是 Edge 的 InPrivate 模式的內容、或是其他 DRM 的內容都不會被記錄;此外,在設定中也可以把軟體或網站加入過濾清單、讓這些內容不要被擷取下來。

不過,根據官方的說法,「回顧」目前只有針對英文、簡體中文、法文、德文、日文和西班牙文語言最佳化,在使用這些語言所的時候會有更為精密的搜尋。此外,「回顧」也可以根據使用超過 160 種語言所進行的文字對文字搜尋。

所以,台灣的繁體中文到時候能不能用、什麼時候能用可能都還得再看看了。

使用的狀況可以參考《Hands on with Windows 11 Recall AI: Snappy performance, works without internet》。

Live Cocreator

這項功能基本上就是整合在小畫家裡面的圖像產生功能,部分國家的 Windows 11 已經可以用了(官方文件),只是台灣不知道要等到民國幾年而已(有需要的話可以把 Windows 系統的國家改成美國就可以了)。

目前的功能是透過 DALL-E 這個模型來完成的,基本上是應該使用「Copilot 設計工具」這個線上服務(網站),不過點數似乎是另外計算的?

而以新的官方展示影片來看,他現在還是有互動模式,也就是可以針對簡單繪製的圖片來產生影像的功能!

而更重要的,是他因為把計算都改成用本地端的 NPU 來處理了,所以還可以做到互動式的更新、也不用把資料丟到雲端了!

即時字幕

Windows 11 在 22H2 的時候,就有推出「即時輔助字幕」的功能了,不過當時僅有英文可以使用;而更新到 Moment 3 的時候,這項功能救支援中文了。只是雖然有支援,但是這項功能感覺效果不算太好,也不能多語言混合使用就是了。

而這次新的即時字幕功能,目前看來暫時也還是只給英文語系的人用。他號稱可以把 44 種語言的音訊和視訊內容翻譯成英文字幕,其中中文的部分是標記粵語和華語。

不過考慮到語言的差異,個人其實真的滿好奇這種即時翻譯在沒有完整句子的情況下會怎麼處理?

而實際上到底能不能更好地對應中文呢?不曉得,個人其實是覺得台灣到底能不能用這樣功能到,可能都是得擔心的問題了。(茶

另外,官方是說微軟的 Edge 也會有類似的功能,兩者到底有沒有關係呢?
(參考《Edge 瀏覽器將不僅能為影片加翻譯字幕,還能自動「配音」》)

創意濾鏡

這部分的功能應該是指「Windows Studio Effect」,這功能在之前搭配高通 SQ3 處理器的 Surface Pro 9 上就有了(官方文件)。

他基本上是為了視訊會議而設計,在使用前鏡頭的時候可以開啟各種濾鏡、AI 效果。

而根據《What are Windows 11 Copilot Plus PCs: features, release date explained》這篇文章,可以期待的功能還包括了:

至於還會不會其他實用功能呢?就不太確定了。


實際上,可以看的出來,這次主打的就是掛著 Copilot 的各項 AI 功能了~

而在 Heresy 來看,一個比較大的特色,就是微軟這次和高通合作,藉著 Snapdragon X Elite 這款號稱搭載目前最高效能的 NPU 系統、來將大多是要靠雲端服務來處理的 AI 推論轉移回本機、讓電腦可以在不聯網、資料不出電腦的情況下、來進行 AI 的操作。

而實際上,個人覺得能在本機處理是相當重要的!像是目前 GitHub Copilot 的服務只能依靠微軟的伺服器,對於某些不能讓程式碼出去的單位,其實就相當於無法使用了;而如果以後 GitHub Copilot 也可以在單機運作(目前沒看到相關規劃就是),個人會覺得更實際啊!

但是相對地,個人也相當好奇當 NPU 頻繁在運作的時候,耗電量到底會變怎樣呢?

同時,個人覺得比較搞笑的,是就算電腦有安裝計算能力更強的顯示卡的電腦,現在還是不能稱為 Copilot+ PC、也不能使用 Windows 針對 Copilot+ PC 推出的新功能。(大概是因為 GPU 不算 NPU 吧? XD)(苦笑)

實際上,就算是 GeForce RTX 4060 都有 242 TOPS(官方)、更不要說 RTX 4090 還到 1321 TOPS(官方)了,只能說微軟大概是為了帶動電腦銷售量,所以才搞這個限制了。

接下來,就是看微軟什麼時候會把這些功能解禁給 x86 電腦使用了。

另外,在《Unlock a new era of innovation with Windows Copilot Runtime and Copilot+ PCs》這篇也可以看到,微軟應該也有打算推出對應的 Windows Copilot Runtime 和 Windows Copilot Library 讓開發者可以透過這些裝置上的 AI 模型、API 來進行開發。他號稱會有超過 40 個 AI 模型,提供了許多可以在裝置上直接執行的功能!

所以考慮到這點,個人算是相當期待之後相關的開發工具的更新的。


最後,微軟其實也不是第一次推 ARM 版的 Windows 了。

從 2011 年搭配 Windows RT(基於 Windows 8.1)的 Surface RT 系列(1 / 2 代)、到後來 2019 的 Surface Pro X(Microsoft SQ1 / SQ2)、以及 Surface Pro 9(Microsoft SQ3、Snapdragon 8cx Gen3)、其實微軟一直都沒有放棄 ARM 架構的 Windows。

但是由於效能、還有最重要的 x86 / x86-64 相容性的問題,其實之前玩的都很悲劇,有跟著推出相關產品的廠商也相當有限。

而這一次搭配的 Snapdragon X Elite(官網)看來應該是有機會可以顛覆 Windows ARM 都很爛的問題了?以目前看來,這次搭載了 Snapdragon X Elite 的新的 Surface Pro 不但在效能上完全輾壓之前的 SQ3 的 Surface Pro 9,甚至還贏過 Intel 的 Core i7-1255U 和 Core Ultra 7 155H!

3D 繪圖效能雖然似乎比不上 Core Ultra 7 155H 的 Intel Arc,但是也有將近 Intel 的 Core i7-1255U 的兩倍效能了。而以目前看到的消息來看,就算是用模擬的方法來跑 x86 或 x86-64 的應用,相容性也相當好、同時也有相當好的效能?!
(參考《Snapdragon X Elite 實測不輸Core Ultra 7、Apple M3晶片,高通三年前的這樁收購案開花結果》)

所以…這次的 Copilot+ PC 到底能不能顛覆以往 Windows 被 x86 架構壟斷的狀況呢?或是甚至有機會變成像 Apple 一樣整個生態系轉向 ARM 呢?不過由於 Windows 的硬體市場不像 Apple 那樣徹底被壟斷,所以就算會轉向應該也需要相當的時間就是了。總之,就等著看吧。(茶


參考:

對「微軟 AI Windows 電腦標準:Copilot+ PC」的想法

  1. […] 不過個人也很好奇,現在微軟正在打著「Copilot+ PC」的名號大力地行銷 Windows on ARM,同時感覺透過 Prism 這個轉譯器也提供了有相當效率的 x86 模擬(參考);但是相對地,反過來感覺以後可能也有 x86 需要模擬 ARM 的需求?如果有的話,那不知道這部分是否有可能也拿來作效率更好的 Android 模擬器呢? […]

  2. 再這麼鬧下去,下一代CPU和主板是不是得像標配TPM一樣要標配人工智能核心/處理器了。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