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OpenCV 畫出 OpenNI 2 的深度、彩色影像


這篇基本上是《OpenNI 2 VideoStream 與 Device 的設定與使用》一文的延伸,主要是提供一個完整的範例,用OpenCV(官網)這套知名的電腦視覺、影像處理的函式庫,來顯示 OpenNI 2 所讀取到的彩色、深度影像。

實際上,在《OpenNI 2 VideoStream 與 Device 的設定與使用》中已經有提到過,該怎麼把 OpenNI VideoStream 讀取到的 VideoFrameRef,轉換成 OpenCV C++ 的 cv::Mat 的形式了~以彩色影像來說,他的基本做法,就是:

const cv::Mat mImageRGB( mColorFrame.getHeight(), mColorFrame.getWidth(),
                         CV_8UC3, (void*)mColorFrame.getData() );

不過由於 OpenCV 內部彩色影像實際上是使用 BGR、而非 RGB 的形式,所以如果要做後續的處理的話,是需要把 RGB 影像轉換成 BGR 的。而如果是深度影像的話,資料的型別也需要從 CV_8UC3 改成 CV_16UC1 才行。

而如果只是為了要顯示的話,一個完整的程式,會像下面這樣:

// STL Header
#include <iostream>
  
// OpenCV Header
#include <opencv2/core/core.hpp>
#include <opencv2/highgui/highgui.hpp>
#include <opencv2/imgproc/imgproc.hpp>
  
// OpenNI Header
#include <OpenNI.h>
  
// namespace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namespace openni;
  
int main( int argc, char **argv )
{
  // 1. Initial OpenNI
  if( OpenNI::initialize() != STATUS_OK )
  {
    cerr << "OpenNI Initial Error: " 
         << OpenNI::getExtendedError() << endl;
    return -1;
  }
  
  // 2. Open Device
  Device mDevice;
  if( mDevice.open( ANY_DEVICE ) != STATUS_OK )
  {
    cerr << "Can't Open Device: " 
         << OpenNI::getExtendedError() << endl;
    return -1;
  }
  
  // 3. Create depth stream
  VideoStream mDepthStream;
  if( mDevice.hasSensor( SENSOR_DEPTH ) )
  {
    if( mDepthStream.create( mDevice, SENSOR_DEPTH ) == STATUS_OK )
    {
      // 3a. set video mode
      VideoMode mMode;
      mMode.setResolution( 640, 480 );
      mMode.setFps( 30 );
      mMode.setPixelFormat( PIXEL_FORMAT_DEPTH_1_MM );
  
      if( mDepthStream.setVideoMode( mMode) != STATUS_OK )
      {
        cout << "Can't apply VideoMode: "
             << OpenNI::getExtendedError() << endl;
      }
    }
    else
    {
      cerr << "Can't create depth stream on device: "
           << OpenNI::getExtendedError() << endl;
      return -1;
    }
  }
  else
  {
    cerr << "ERROR: This device does not have depth sensor" << endl;
    return -1;
  }
  
  // 4. Create color stream
  VideoStream mColorStream;
  if( mDevice.hasSensor( SENSOR_COLOR ) )
  {
    if( mColorStream.create( mDevice, SENSOR_COLOR ) == STATUS_OK )
    {
      // 4a. set video mode
      VideoMode mMode;
      mMode.setResolution( 640, 480 );
      mMode.setFps( 30 );
      mMode.setPixelFormat( PIXEL_FORMAT_RGB888 );
  
      if( mColorStream.setVideoMode( mMode) != STATUS_OK )
      {
        cout << "Can't apply VideoMode: " 
             << OpenNI::getExtendedError() << endl;
      }
  
      // 4b. image registration
      if( mDevice.isImageRegistrationModeSupported(
              IMAGE_REGISTRATION_DEPTH_TO_COLOR ) )
      {
        mDevice.setImageRegistrationMode( IMAGE_REGISTRATION_DEPTH_TO_COLOR );
      }
    }
    else
    {
      cerr << "Can't create color stream on device: "
           << OpenNI::getExtendedError() << endl;
      return -1;
    }
  }
  
  // 5. create OpenCV Window
  cv::namedWindow( "Depth Image"CV_WINDOW_AUTOSIZE );
  cv::namedWindow( "Color Image"CV_WINDOW_AUTOSIZE );
  
  // 6. start
  VideoFrameRef  mColorFrame;
  VideoFrameRef  mDepthFrame;
  mDepthStream.start();
  mColorStream.start();
  int iMaxDepth = mDepthStream.getMaxPixelValue();
  while( true )
  {
    // 7. check is color stream is available
    if( mColorStream.isValid() )
    {
      // 7a. get color frame
      if( mColorStream.readFrame( &mColorFrame ) == STATUS_OK )
      {
        // 7b. convert data to OpenCV format
        const cv::Mat mImageRGB(
                mColorFrame.getHeight(), mColorFrame.getWidth(),
                CV_8UC3, (void*)mColorFrame.getData() );
        // 7c. convert form RGB to BGR
        cv::Mat cImageBGR;
        cv::cvtColor( mImageRGB, cImageBGR, CV_RGB2BGR );
        // 7d. show image
        cv::imshow( "Color Image", cImageBGR );
      }
    }
  
    // 8a. get depth frame
    if( mDepthStream.readFrame( &mDepthFrame ) == STATUS_OK )
    {
      // 8b. convert data to OpenCV format
      const cv::Mat mImageDepth(
                mDepthFrame.getHeight(), mDepthFrame.getWidth(),
                CV_16UC1, (void*)mDepthFrame.getData() );
      // 8c. re-map depth data [0,Max] to [0,255]
      cv::Mat mScaledDepth;
      mImageDepth.convertTo( mScaledDepth, CV_8U, 255.0 / iMaxDepth );
      // 8d. show image
      cv::imshow( "Depth Image", mScaledDepth );
    }
  
    // 6a. check keyboard
    if( cv::waitKey( 1 ) == 'q' )
      break;
  }
  
  // 9. stop
  mDepthStream.destroy();
  mColorStream.destroy();
  mDevice.close();
  OpenNI::shutdown();
  
  return 0;
}

這樣的程式執行之後,除了本來的命令提示字元的視窗外,還會由 OpenCV 建立出像下圖這樣的兩個視窗,各別顯示深度影像和彩色影像,並透過無窮迴圈不停地更新畫面:

而程式會一直進行更新,直到使用者按下鍵盤上的「q」,才會結束程式。

接下來,則是程式原始碼的一些說明。


初始化

在上面的範例裡面,1 到 4 的部分,都是 OpenNI 初始化的部分。依序就是:

  1. OpenNI 環境初始化
  2. 開啟裝置(Device
  3. 建立深度影像的 VideoStream

    並將解析度設定成 640 x 480、30FPS,格式為 PIXEL_FORMAT_DEPTH_1_MM

  4. 建立深度影像的 VideoStream

    並將解析度設定成 640 x 480、30FPS,格式為 PIXEL_FORMAT_RGB888

    同時,也設定裝置的影像校正,將深度影象對到彩色影像的位置。

不過由於 Heresy 有考慮到 ASUS Xtion Pro 沒有彩色攝影影機,所以無法得到彩色影像的資料,因此為了讓程式也可以在 Xtion Pro 上執行,所以在程式的概念上是設計成一定要有深度攝影機,但是可以沒有彩色攝影機的。也因此,可以看到深度和彩色影像的部分,在處理的時候都有些微的不同。

而 5 之後的部分,才開始有用到 OpenCV 的功能。首先,5 的部分,就是透過 cv::namedWindow(),建立出兩個名字分別是「Depth Image」和「Color Image」視窗,分別用來顯示深度影像和彩色影像。

程式主迴圈

6 則是開始 OpenNI VideoStream 的資料讀取,並以一個無窮迴圈、來做資料的更新。而在迴圈裏面,則有搭配一個 6a、使用 cv::waitKey() 這個函式,來讀取鍵盤的輸入,如果使用者按下鍵盤上的「q」的話,就會離開迴圈,進到 9 的部分,開始關閉 OpenNI 的物件、把程式結束程掉。

在迴圈內,則主要是 7 和 8 兩塊,前者是針對彩色影像作處理,後者則是針對深度影像作處理。

彩色影像的處理

以彩色影像來說,在確定讀到資料後,是會先把資料,轉換成一個 cv::Mat 的物件 mImageRGB(7b);不過由於 OpenCV 的彩色影像是採用 BGR 的順序,所以接下來,就是要透過 cv::cvtColor() 來做色彩空間的轉換,把 RGB 排列的 mImageRGB 轉換成 BGR 排列的 mImageBGR(7c)。

處理好了之後,則就是透過 cv::imshow(),把 mImageBGR 的影像用「Color Image」這個視窗顯示出來。

深度影像的處理

而深度影像的部分,則是先轉換成 CV_16UC1 形式的 cv::Mat 物件 mImageDepth(8b)。雖然 OpenCV 有支援 16bit 的影像,但是實際上因為 OpenNI 在目前的感應器上,讀到的深度值範圍最大就是到 10,000(iMaxDepth、透過深度的 VideoStreamgetMaxPixelValue() 這個函式取得),所以如果直接把 16bit 的影像畫出來的話,應該是會看到接近一片黑的畫面…

所以為了強化顯示的效果,這邊就去使用 cv::Mat 提供的 convertTo() 這個函式,把 16bit(CV_16UC1)的 mImageDepth,轉換成 8bit(CV_8UC1)的影像 mScaledDepth(8c)。而 convertTo() 這個函式,在做轉換的時候,可以透過第三個參數和第四個參數,來設定轉換時的縮放、以及位移。詳細的說明,可以參考 OpenCV 官方的文件(連結),而像 Heresy 這邊就是把深度值乘上「255.0 / iMaxDepth」,讓本來介於 0 ~ 10,000 之間的深度值,變成 0 ~ 255。

最後,則是一樣透過 cv::imshow(),把 mScaledDepth 這個影像用「Depth Image」這個視窗顯示出來。


這邊 Heresy 基本上只是單純把 OpenNI 的影像資料,轉換成 OpenCV 的格式、然後就直接畫出來了。如果有需要的話,也是可以再透過 OpenCV,來做額外的處理的~像在 OpenNI 1.x 的時候,Heresy 就有寫一篇《OpenNI + OpenCV》,裡面就有額外把彩色影像和深度影像,都拿來做邊緣偵測~有需要的話,也可以自己試試看。


OpenNI / Kinect 相關文章目錄

對「用 OpenCV 畫出 OpenNI 2 的深度、彩色影像」的想法

  1. Heresy老師您好:
    這個程式寫得讓人很容易懂,一拿到就可以在自己的kinect上用真高興!

    有一個問題想請教老師,這邊出現的深度是以圖像的方式表現的,
    我知道擷取深度值是用openni::SENSOR_DEPTH,

    Q:"我現在如果想要將我目前擷取到的深度用數字的方式以640*480的方法呈現在顯示幕上
    請問因該要怎麼做呢?

    我有看過老師上一篇寫到有關擷取深度資訊的程式碼
    https://kheresy.wordpress.com/2012/12/24/openni2-basic-example/
    我有試著改寫看看,但是不太行。

  2. H老師您好~
    想請問一下,

    如果我要在這行程式裡面開始寫我要的東西
    // 8a. get depth frame
    if( mDepthStream.readFrame( &mDepthFrame ) == STATUS_OK )
    {

    然後 這邊開始———————
    const openni::DepthPixel* pDepth = (const openni::DepthPixel*)mDepthFrame.getData();

    這邊我寫一個迴圈,要跑這320*240的影像的每一點Pixel,然後去判斷條件做改變,
    可是我印出我改變的pixel數值好像都沒被改變到。 不知道問題出在哪?(我有先跑pDepth[index]裡面的值跟做完判斷的值,好像都一樣,至少沒出現2480或1000)
    ———————-
    if( (2480 – pDepth[index] > 1000) ){
    pDepth[index] == 2480;
    std::cout << pDepth[index] << std::endl;
    }
    else{
    pDepth[index] == 1000;
    std::cout << pDepth[index] << std::endl;
    }

    ———————————————————————————————
    然後這邊還想再問一下,因為之後就要做轉換成opencv格式的動作,

    所以上面那些應該寫在8a裡面,還是做完轉換後的後面呢?

    不好意思問題有點長。

    • 請確認你的程式內容,以你給的程式碼來說,裡面並沒有做任何修改深度影像的動作。
      1. 「==」是用來做比較的,而非指定值
      2. pDepth 是 const,請不要直接修改他

  3. Heresy您好:
    我现在使用OPENNI的函数convertDepthToColor来实现深度到彩色的对应,然后生成带有色彩的3D point cloud,但是我发现在这种映射关系并不十分准确,好像会有一定的偏移误差,您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 基本上由於感應器本來就是獨立的,不管是視野還是鏡頭參數,都是不同的,所以這個位置對應一定會有誤差。
      但是在一般裝況下,應該都是堪用的。

      • 您好,我现在是想把颜色数据尽可能准确的注册到深度数据上,OpenNI提供了setImageRegistrationMode( openni::IMAGE_REGISTRATION_DEPTH_TO_COLOR );的方法来实现,但这个方法是把深度向色彩注册,虽然深度和色彩对应上了,但是深度数据被改变,与实际拍摄的3D物体大小不太一致,您知道有没有方法能把色彩像深度对应转换?多谢!

  4. 不懂深度 PIXEL_FORMAT_DEPTH_1_MM 的格式是如何?
    我知道彩色 PIXEL_FORMAT_RGB888 格式這樣是RGB各8bits
    謝謝!

      • 我看Heresy之前也有使用過Xtion PRO LIVE,Xtion PRO LIVE提供的資療顯示最大的深度值可以偵測到10000mm,但是他深度的OutputFormat 為12bit depth values,一般來說12bit可以顯示的值是0~4095,所以我對這很困惑。
        不知Heresy有無這方面的資料能提供,或是他深度顯示的轉換,謝謝!

        • 透過 OpenNI 的 API 取得的深度影像取得的值實際上是 16bit 的 unsigned short 的資料,並非是 12bit 的資料

          • 可是他們提供的資料深度輸出是12bit
            還是有再經過轉換嗎?
            謝謝!

          • 基本上,這是 OpenNI 的驅動程式模組內部作掉的事情,所以一般開發者拿到的,都是已經換算成以 mm 為單位的深度了。

          • 請問OpenNI 的驅動程式模組是?
            是說深度攝影機所傳的資料是專門給OpenNI 的格式嗎?其他開發者無法直接去使用原始資料嗎?
            麻煩了謝謝!

          • OpenNI 是一個開放框架,他是透過個別的驅動模組,來作感應器資料的讀取。
            而如果你是希望得到處理前的原始深度資料的話,可能得自己研究他的原始碼,看看能不能找出他在驅動程式模組裡面是怎麼做的了。

  5. 請問一下,如何能將連續影像中不斷跳動的黑色殘影去除(深度部分)?是利用影像處理的哪些方法能夠解決?因爲我想建立背景,這些黑色殘影影響我切割背景的效果,麻煩大大指點~謝謝!

    • 要做這類的事,方法很多種,比較簡單的就是直接套用影像處理現有的去雜訊、或是其他方法。
      網路上應該可以找到不少相關資料。

  6. Heresy老師~
    想請問您為什麼我編譯的時候都會出現這個訊息
    於 0x77bde4b4 的 test0924.exe 中發生未處理的例外狀況: 0xC0000005: 寫入位置 0x0000000000000024 時發生存取違規

    我的硬體是用kinect , 這樣會有影響嗎=口=?

    • 你的錯誤應該不是編譯錯誤,而是執行時的錯誤,這兩者是不一樣的。

      而以這個範例來說,比較有可能是因為環境的問題,電腦沒辦法成功地建立 VideoStream 造成的。個人會建議你先使用偵錯模式、或是加上錯誤偵測的功能,來確定是什麼問題。

      • 老師您好 ~ 程式每次都執行到mColorStream.start();這行就出錯了 ,
        接著就會進到openni的函式裡,
        if (!isValid())
        {
        return STATUS_ERROR;
        }

        bool isValid() const
        {
        return m_stream != NULL;
        }

        Status start()
        {
        if (!isValid())
        {
        return STATUS_ERROR;
        }

        return (Status)oniStreamStart(m_stream);
        }
        最後就是http://imgur.com/l3dsEJF <<網址內圖片顯示的 , 找不到openni.cpp
        剛摸索這個,有點不知所以然,想請問Heresy老師,是跟硬體使用kinect有關嗎?
        kinect的colorStream的寫法有不同嗎@@? 跪求老師解答Q_Q

        • Kinect 的程式寫法是一樣的,因為 OpenNI 本來就是為了統一硬體的使用而設計的。
          找不到 OpenNI .cpp 只是在偵錯的時候,他想試著去找程式執行到哪裡,但是找不到的關係,這點對於執行並不影響。

          而如果是死在 Color VideoStream 的開始的話,比較有可能的原因,應該還是因為彩色的 VideoStream 建立錯誤。
          有試過執行 NiViewer,確認看看 OpenNI 環境是否可以運作嗎?
          另外,程式執行時,命令提示字元有什麼錯誤訊息輸出嗎?

  7. […] 之前已經有寫過 OpenNI 2 的基本教學,如果只是要透過 OpenNI 2 的介面,來讀取深度、彩色影像,只要照著寫,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而如果是希望有畫面可以呈現的話,Heresy 也有提供整合 OpenCV 的範例,可以拿來做畫面的呈現。 […]

  8. 您好
    請問一下要如何讀取Mat每一個像素點
    我用cImageBGR.at(x,y)
    會出現錯誤
    還有別的方式來讀取嗎?

    • OpenCV Mat 的 at() 這個函式是 template 的,你需要指定型別。
      另外, at() 裡面的參數,是先給 y 再給 x

回覆給OpenNI 2 的 Listener 模式 | Heresy's Space 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