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E Focus 3 的 PC 串流:VIVE Business 串流

HTC VIVE Focus 3 的 PC 串流功能名字是「VIVE Business 串流」、簡稱是「VBS」(官方介紹);由於他掛著「Business」的字樣,Heresy 本來還以為有需要另外買什麼商務支援之類的,後來才發現其實不用、買了 VIVE Focus 3 就可以用了。 XD

VBS 支援有線和無線模式,有線模式走的是 USB Type-C 線,官網的專用線一條賣 2,500(網頁),Heresy 這邊因為官方活動有一條贈品;無線模式則是只要 802.11ac 以上的無線網路、和串流用的伺服器(Windows PC)在同一個網域就可以使用了。

使用前,要先在 PC 上安裝 SteamVR、以及 VBS 的 PC 端軟體,然後才能開始。

PC 端的 VBS 程式執行起來後,會像下面的樣子:

閱讀更多»

廣告

HTC Vive Focus 3 單機使用感想

之前寫了 HTC Vive Focus 3 這款一體式的虛擬實境裝置的開箱文了,接下來就來寫一下簡單的使用紀錄吧。

不過,雖然 Focus 3 本身除了可以做為一體式的虛擬實境頭戴顯示器外,也可以串流 Windows PC 上 SteamVR 的內容,但是這篇基本上會以單機運作的部分為主。

另外,Heresy 這邊在玩的時候,系統版本是 5.0.999.698,所以這邊的紀錄也都是以這個版本為主。

閱讀更多»

HTC Vive Focus 3 開箱文

Heresy 這邊用來固定展示用的 VR 裝置,一直以來都是用 HTC Vive Pro 這款 PC VR 的產品,一直到前一陣子才升級到 Vive Pro 2

至於外出展示的部分,在 Quest 2Art Link 實用後,基本上也都常常是以電競筆電搭配 Quest 2 的形式來做展示,也算是相對方便的。

而今年有一次曾經在客戶那邊玩到 HTC Vive Focus 3(官網),感覺好像還滿方便的?所以去年底就和 Vive Pro 2 一起購入了一台 Vive Focus 3、預計作為外出展示的主要機種了~

閱讀更多»

HTC Vive Pro 2 使用紀錄

前面寫了 HTC Vive Pro 2 的開箱文,在來這邊簡單寫一下使用上的紀錄。

由於之前的 HTC ViveHTC Vive Pro 都算是直接和 SteamVR 整合,在 SteamVR 裝好的情況下基本上都不用再裝額外的軟體了。

所以本來 Vive Pro 2 應該也是一樣吧?結果沒想到接上去要開啟 SteamVR 的時候,他就跳出「要安裝 HTC Vive Pro 2 的驅動程式」的提示。

點下安裝後,他就會透過 Steam 來安裝「VIVE Console for SteamVR」(Steam)這個軟體;而且這個軟體不知道為什麼還很肥大,需要 1.58GB 的磁碟空間? o_O

閱讀更多»

HTC Vive Pro 2 開箱

Heresy 公司這邊拿來展示用的 VR 顯示系統,一直以來都是 2018 購入的 HTC Vive Pro,基本上都還在正常服役、用起來也算方便。

不過由於 Vive Pro 基本上也是快五年前的產品了,其他的不說,以解析度來說在現在的標準來其實也算是偏低的了。

所以最近有預算,就把顯示系統換成去年五月推出的 Vive Pro 2(官網)了。

閱讀更多»

Meta 帳號上線,Quest 2 不用再綁臉書了

之前在 Oculus 被 Facebook 收購後,一個最讓人詬病的問題,就是要使用 VR 環境,都必須要綁定 Facebook 帳號。後來在改名為 Meta 後,官方也有承諾將以新的 Meta 帳號來取代現有的帳號系統、同時不再強制要連結到 Facebook 了。

而今天,Meta 終於發出了《GETTING STARTED WITH META ACCOUNTS》這篇公告,正式發表 Meta 帳號與 Meta Horizon 的個人檔案了~既有的使用者,也可以開始將帳號轉換成 Meta 帳號了。

閱讀更多»

不用再接線的 Oculus Ari-Link

在 Heresy 來看,Oculus Quest 2 這款一體式的虛擬實境頭戴顯示器,最大的好處,就是他除了可以做為一體機、獨立執行較小型的應用外,更可以透過 Oculus Link 來連接電腦、執行大型的 VR 應用。

雖然 Oculus Link 只需要一條很長的 USB 3 Type-C 的線,但是有線畢竟還是不方便,在活動上或多或少會產生限制。

所以 Oculus 就在之前,推出了 v28 的軟體,開始測試使用無線網路版本的 Air Link、作為 Oculus Link 的無線版本~(官方公告

閱讀更多»

關閉 StemVR 與 Oculus 的動態內插

在這個世代的消費及虛擬實境裝置剛上市的時候,其實當下的顯示卡效能是不太夠的,所以能夠運作的 FPS 其實是相對偏低的。而儘管到了現在顯卡效能已經大幅成長了,但是在某些應用上,其實繪製速度可能還是跟不上的。

而為了避免畫面更新過慢、導致 VR 體驗過差,所以像是 Valve 和 Oculus,都很早就在自家的軟中,加入了畫格內插的功能,產生出額外的畫面來彌補、試著提高 FPS。

在 SteamVR 裡,這個功能叫做「動態平滑」(Motion Smoothing、官網);而在 Oculus 系統,這項功能則是稱為「Asynchronous Spacewarp」(ASW、官網)。

這兩項功能基本上都會在 VR 應用的繪製速度不足時,提供一個可以拉高更新率的方案。

閱讀更多»

讓 Oculus Quest 2 變 PC VR:Oculus Link

Facebook 的 Oculus Quest 2 基本上是一款獨立運作的一體機 VR 頭戴式顯示器,雖然擺脫了線材的束縛、也不需要麻煩的架設,但是受限於行動處理器的效能,所以能呈現的內容複雜度其實有限。

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Facebook 則是有推出「Oculus Link」的架構,讓 Quest 2 可以透過 USB 線連接到 PC 上,把它當作 Oculus 系列的 PC VR 裝置來使用。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