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已經寫了 Surface Pro 9 的開箱文了,接下來這篇則是來稍微詳細記錄一下他的硬體和效能測試結果。
不過這邊也先強調,Heresy 自己不是專門搞評論測試的,所以這邊算是簡單跑些測試、自己紀錄而已。
其實,大部分能另外用軟體撈出來的硬體型號,在前一篇也都已經列出來了;不過這篇還是來補充一下畫面。
首先,下面是 HWInfo64 抓到的系統資訊:
可以看到 CPU 是 Core i7 1255U,下面也有它的詳細資訊;而 GPU 則是 Iris Xe Graphics、型號是 GT2。
儲存的部分則可以看到是 NVMe 4x、16GT/s,型號則是 Samsung 的 MZ9L41T0HBLB-00BM(官網)。
記憶體這邊則是沒能抓到型號,只看的出來是 LPDDR5、時脈應該是 2600MHz。不過在 HWInfo64 的完整視窗,則可以看到記憶體應該是 SK Hynix H9JCNNNCP3MLYR-N6E(官網)、詳細資料如下:
顯示面板則是 LG Philips LGD0719 / LP129WT2-SPA6,解析度 2880 x 1920、色彩深度是 8Bit;網路上似乎找不到更詳細的資訊?
而 Heresy 其實也是拿到的時候才注意到,他其實是有支援 120Hz 的!不過在 Windows 的設定介面中,就只有 60Hz 和 120Hz,以及動態;看來基本上就只有兩種數值可以切換而已。
再來,就來看看效能吧!
這邊 Heresy 測試的情境主要有三種:使用電池、接上電源、接上電源並設定為最佳效能。
更詳細一點解釋的話,就是 Surface Pro 9 在電源模式裡面有「推薦項目」、「效能更好」和「最佳效能」三種模式;而前面兩樣測試都是用預設的「推薦項目」來執行的,最後才是切換到「最佳效能」來跑。
這三種模式之間效能的落差其實還滿大的,所以如果要測試的話需要注意一下。
另外,比較麻煩的,是 Heresy 是最後才想到要測試最佳效能這個模式。但是這個時候 Heresy 已經把環境做了很多設定,似乎是因為安裝了 Windows Subsystem for Android(WSA)並開啟了系統的虛擬化功能,而這也導致 AIDA64 有警告測試的結果會受到影響。
雖然 Heresy 有試著關閉相關功能,但是這個警告卻沒能消除,不過後來數字看起來比較合理,Heresy 就沒繼續管了;但是可能在看數字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一下。
接下來,就來看測試結果吧。
首先,是 CPU-Z 的結果:
上面三張圖從左到右依序是使用電池、接上電源、最佳效能,數字則如下:
使用電池 | 接上電源 | 最佳效能 | |
---|---|---|---|
單執行序 |
328.6
|
515.0
|
660.1
|
多執行序 |
2509.5
|
3465.7
|
4632.8
|
可以看到,使用電池和調到最佳效能的效能差異真的很大,甚至可以差到一倍左右;而在最佳校的狀況下,大致上和 Core i5 12400 桌上型處理器差不多呢!
下面則是使用 AIDA64 v6.80.6200 來測試的狀況:
項目 | 使用電池 | 接上電源 | 最佳效能 |
---|---|---|---|
記憶體讀取 |
40856 MB/s
|
59619 MB/s
|
60949 MB/s
|
記憶體寫入 |
47595 MB/s
|
62612 MB/s
|
61378 MB/s
|
記憶體複製 |
61102 MB/s
|
65681 MB/s
|
67458 MB/s
|
記憶體延遲 |
257.3 ns
|
121.1 ns
|
128.9 ns
|
CPU Queen |
33,683
|
45,090
|
63,196
|
CPU PhotoWorxx |
31,567 MPixel/s
|
39,791 MPixel/s
|
44,769 MPixel/s
|
CPU ZLib |
388.4 MB/s
|
534.0 MB/s
|
683.9 MB/s
|
CPU AES |
23,869 MB/s
|
32,406 MB/s
|
41,845 MB/s
|
CPU SHA3 |
1,308 MB/s
|
1,868 MB/s
|
2,145 MB/s
|
FPU Julia |
24,802
|
35,549
|
40,990
|
FPU Mandel |
12,218
|
17,355
|
20,608
|
FPU SinJulia |
2,754
|
3,747
|
5,107
|
FP32 Ray-Trace |
4,692 KRay/s
|
7,201 KRay/s
|
8,043 KRay/s
|
FP64 Ray-Trace |
2,483 KRay/s
|
3,948 KRay/s
|
4,389 KRay/s
|
可以看到,這裡的數據差異也是相當地大!看來在不同的設定下,效能真的變化很大~
其中,不知道為什麼只有 CPU PhotoWorxx 這項測試的分數把 Core i5 12400 給海放了? XD
至於不同情境差異這麼大的原因是什麼呢?基本上,應該就是在不同的情境下,CPU 會被設定不同的最大時脈了~而再加上這顆處理器還有 P-Core 和 E-Core 兩種核心會以不同的時脈來跑,所以這也讓數字的觀測和紀錄變得更為複雜了。
首先,在最佳效能的狀況下,CPU 的能力應該是會被完全解放的!此時可以看到 AIDA64 偵測到的最高時脈會是核心 3.5GHz、P-Core 4.0GHz、E-Core 3.3GHz; 系統回報的 CPU 耗電量是 51W。
但是實際上 Surface Pro 9 的散熱設計並沒辦法壓制這種狀態下的熱量,跑不到一分鐘 CPU 溫度就會到達設定上限的 100 度、機身的上半部也會熱到燙手,然後系統就會變成以降頻模式來跑了。 XD
這邊如果去多看一些數值,也會看到連 SSD 的溫度也跟著被拉高了許多。
之後呢,則是會降頻到核心 3.0GHz、P-Core 3.7GHz、E-Core 2.7GHz(這邊會有上下大概 0.2GHz 的變化)、耗電量控制在 35 瓦左右,溫度則會維持在 85 度左右。
不過在繼續跑下去,似乎也還有可能因為溫度偏高,而繼續降低耗電與時脈;實際上 Heresy 也看過功耗掉到 25W 的狀況。不過由於那個溫度有點可怕,也怕對機器有影響,所以 Heresy 就沒有真的給他跑很久、也不是很想跑很多次了了。
也就是說,前面跑的測試其實搞不好都沒有能在完整效能下執行,後段都有可能有降頻過。
但是以 Surface Pro 9 的硬體設計,除非要另外追加散熱手段,否則大概也沒辦法發揮 CPU 的完整實力了。
不過話說,Intel Core i7 1255U 這顆處理器在官方規格上最大耗電是 55W、時脈是 4.7GHz(官網),這邊看來也還沒有真的到達最大效能的狀況?
如果是一般使用者的正常使用,也就是接著電源、使用「推薦項目」的設定來跑的話,基本上就會是核心 2.65GHz、P-Core 3.2GHz、E-Core 2.4GHz 的狀態,功耗則是會在 25W 左右,溫度則會控制在 75 度左右。
而外出使用電池的時候呢,CPU 核心時脈大概會是 1.8GHz 左右,P-Core 會被壓在 2.2GHz、E-Core 則是 1.7GHz(一開始會高個 0.1GHz),僅使用 13W 的功耗,溫度則會控制在 50 度上下。
而此時呢,工作管理員看到的 CPU 使用率大概也只有 70% 而已;這個時候雖然會感覺到機身有溫度,但是其實並不會造成問題。
整理成表格的話,大概會是:
使用電池
|
接上電源
|
最佳效能
|
||
---|---|---|---|---|
一開始
|
第一階段降頻
|
|||
耗電量 |
13 W
|
25 W
|
51W
|
35W
|
核心時脈 |
1.8 GHz
|
2.65 GHz
|
3.5 GHz
|
3.0 GHz
|
P-Core 時脈 |
2.2 GHz
|
3.0 GHz
|
4.0 GHz
|
3.7 GHz
|
E-Core 時脈 |
1.7 GHz
|
2.4 GHz
|
3.7 GHz
|
2.7GHz
|
溫度 |
50 度
|
75 度
|
破 100 度
|
85 度
|
不過這邊也要提醒一下,時脈和耗電量的部分都是浮動的,這邊只是抓個大概;實際上以時脈來說,可能會有上下 0.2GHz 的波動。
另外,這次為了測試 Iris Xe Graphics GT2 這顆整合顯示晶片,所以也另外抓了 Geekbench 5.4.6 來做簡單的測試;不過這邊就只有測試接著電源、使用推薦項目的這種預設狀態來跑了。
這邊三項測試結果如下:
- Single-Core Score:1172
- Multi-Core Score:6494
- Vulkan Score:15976
詳細的資料,可以參考:
算是出乎意料嗎?他的 Vulkan 比 Core i5 12400 的 UHD Graphics 730 還要好上很多!Heresy 簡單測了一下,UHD 730 只能拿到 7601 分(參考),連一半都不到呢!
當然啦,如果和獨立顯示晶片相比,他的分數就還是顯得很低了。以 Heresy 算是有點年紀的 GeForce GTX 1070 來說,得分是 53723(參考),分數是 GT2 的三倍以上了…
最後,儲存用的 SSD 的效能呢?這邊簡單用 Crystal DiskMark 跑了一下,下面就是結果:
這邊可以看到連續讀取可以到 3,482 MB/s、寫入可以到 2,953 MB/s,在 Heresy 來看算是相當夠用了。
相較之下,隨機存取的 55.,6MB/s 和 104.06 MB/s 其實似乎就算是有點偏弱了?不過要 Heresy 說的話,以這種輕薄型筆記電腦/平板來說,應該也已經算是相當夠用了。
至於電池的部分,HWInfo64 顯示的電池生產廠商是 SWD,完全充電容量是 48220mWh、設計容量則是 46530mWh;後者也是微軟官方的 Surface 診斷工具回報的數值。
續航力呢…Heresy 只能說那個太麻煩,懶得玩了。 XD
由於之後可能會用到 Type-C 充電,所以這邊只有稍微測試了使用 USB Type-C 來充電的狀況。在充電狀況下可以量測到 20V / 2.9A 的電流,也就是接近 60W,所以理論上用 Type-C 搭配合適的 USB PD 充電器,就可以不用特別帶 Surface Pro 的變壓器了!
至其其他更完整的充放電狀態…以後有機會再測吧。(可能也沒了 :p)
本系列目錄:
[…] Microsoft Surface Pro 9 的開箱文和基本的效能測試了,接下來這篇,則是拿來和 Heresy 之前的 Surface Pro 5 […]
讚讚
[…] 效能測試 […]
讚讚
可以用 (終極效能) 就算沒外接電力 還是 快沒電了
效能依然跟插著供電一樣喔
讚讚
當然可以透過各種方法讓他用最好的效能跑啦~這邊只是在測試一般使用者/出場設定的使用情境。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