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是 Intel Core i5 12400(官網)和 ASUS TUF GAMING B660M-PLUS WIFI D4(官網)的開箱文,而接下來這一篇呢,自然就是效能測試了!
不過由於 Heresy 自己基本上不是專門搞測試的,所以基本上測試得很簡單啦~也只是簡單幫自己留個紀錄而已。
這台電腦目前基本上主要會測試到的東西,包括了:
- CPU:Intel Core i5 12400
- 主機板:ASUS TUF GAMING B660M-PLUS WIFI D4
- 記憶體:Kingston Hyper X HX430C15PB3 DDR4-2400 CL17-17-17 16GB *2
- 散熱器:Intel Laminar RM1(Intel 原廠盒裝)
-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S12G 750W(參考)
- 作業系統:Windows 10 x64 22H2
其中,超頻參數一個都沒動,記憶體雖然可以上到 DDR4-3000(XMP),但是這邊也維持系統抓到的預設值 DDR4-2400。
而其他電腦上的配件呢,則包括了:
- 機殼:CoolerMaster COSMOS S
- 風扇:12cm * 4
- 顯示卡: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Mini ITX OC 8G
- 磁碟機:
- Crucial CT500MX200SSD4
- Hitachi HDS721075KLA330
- HGST HUH721212ALE600 *2
下面就是用 HWInfo64 抓到的系統資訊:
而用 CPU-Z 2.0.3.0 的跑分結果則如下:
單執行序是 637.8、多執行序是 4647.2;由於是 Hyper Threading 的 6C12T,所以多執行序的比例只有 7.29X。
和拿來做參考、CPU-Z 提供的 Core i7 4790K 的數據(算是作為 Heresy 壞掉沒辦法測試的 Core i7 4770 的數據、實際上 4790K 分數會更高就是了)做比較的話,單核心提高了 41%、多核心也提高了 102%,算是提高相當多了!
而 Heresy 也有去跑新版的 AIDA64 的效能測試來和 2014 年的測試數據做對比:
項目 | Core 2 Duo E8400 (4.00.2720) |
Core i7 4770 (4.00.2720) |
Core i5 12400 (6.75.6100) |
---|---|---|---|
CPU Queen |
12,611
|
47,163
|
66,810
|
CPU PhotoWorxx |
3,813 MPixel/s
|
10,335 MPixel/s
|
22,059 MPixel/s
|
CPU ZLib |
74.6 MB/s
|
323.1 MB/s
|
650.0 MB/s
|
CPU AES |
319 MB/s
|
16,755 MB/s
|
52,228 MB/s
|
CPU Hash |
952 MB/s
|
3,773 MB/s
|
–
|
CPU SHA3 |
–
|
–
|
2,354 MB/s
|
FPU VP8 |
2,094
|
6,376
|
–
|
FPU Julia |
4,031
|
29,227
|
62,323
|
FPU Mandel |
2,126
|
15,280
|
31,561
|
FPU SinJulia |
1,091
|
4,698
|
7,146
|
FP32 Ray-Trace |
–
|
–
|
13,576 KRay/s
|
FP64 Ray-Trace |
–
|
–
|
7,253 KRay/s
|
這邊可以看到,2022 Q1 的 Core i5 12400 確實是可以在每個領域都海放 2013 Q2 的 Core i7 4770 的! XD
不過由於 AIDA64 版本差異滿大的,所以也不確定到底哪些數值可以拿來直接比較了。像是 CPU Hash 就改成 CPU SHA3、很明顯地沒辦法直接比較了。
而耗電量其實也是 Heresy 很在乎的一部分,所以也有簡單地透過變電家電源監測器來做整機的耗電量測試,狀況大致如下:
- 睡眠 1W
- 閒置:70-75W、AIDA64 回報 CPU 使用 10W
- 看 YouTube 之類的網路影片:70-80W(解碼是 GeForce GTX 1070)
- 低負載、正常使用:70-120W
- 不使用顯示卡最高:164W
- AIDA64 壓力測試 145W、回報 CPU 62W
整體來說,其實耗電量其實比想像得來的低?由於 CPU 效能的提升,所以其實會跳到高負載的頻率變低了,而且時間也大幅縮短,像是影片剪輯、轉檔的速度就是有感覺的縮短。所以整體來說其實應該是不會很耗電才對。
由於當初在組 Core i7 4770 的時候因為問題一堆所以沒有測試耗電量,但是如果和更古老的 Core 2 Duo E8400 年代(2008 Q1、十四年前)相比,當時低負載也要到 115W、CPU 測試則會到 150W;雖然說其他配件不完全相通,但是現在的系統閒置、低附載的使用狀況下其實是更省電的!
而在溫度的部分,在室溫 26 度的情況下,各種狀況的溫度大致如下:
- 閒置:50 度
- 低負載:50-60 度
- 最高溫:87 度
感覺上,閒置狀態雨低負載的溫度似乎是比想像的高了一點?尤其是閒置溫度 50 度,高的有點意料之外。不過另一方面,AIDA64 的壓力跑了十分鐘也還沒有到 90 度,所以感覺原廠給的 Intel RM1 應該還算是可以應付,不像 Core i7 4770 用原廠散的話跑 AIDA64 也會飆到 97 度…
當然啦~當溫度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CPU 散熱器的風扇的轉速也跟著拉高、那個聲音也會變成無法忽略的噪音了。
而且,老實說個人是覺得這個溫度還是算有點偏高,當時 4770 在把風散換成 Thermalright True Spirit 120M BW Rev.A 後,全副載也是可以壓在 70 度左右的!
而且等到了夏天、室內溫度變成 3x 度的時候,全負載的溫度可能就不會很好看了…
所以,如果是要長時間高附載的話,或許還是得乖乖把原廠散熱器換掉吧?但是,應該是隨便換一組都可以、不需要像當初在考慮 Core i5 13600k 那樣樣、得用上高檔雙塔就是了。
下面則是 AIDA64 壓力測試的溫度、以及 CPU 耗電圖:
這次在換電腦核心的過程,其實比在組 Core i7 4770 的時候順利多了。當時真的搞的頭很大,有點悲劇…
而這次更換的流程就比較順暢。拜 Windows 10 的福,舊的 SSD 直接接到電腦上,讓他重新設定硬體後,基本上就只要透過 ASUS 的 ARMOURY CRATE 來安裝驅動程式就好了(雖然說他裝的宇宙超級無敵慢)。
不過,後來在要把系統改成 UEFI 開機的時候,還是碰到了些問題…這個就等下一篇在寫吧~
[…] Heresy 自己的新電腦、Core i5 12400 […]
讚讚
[…] 可以看到,使用電池和調到最佳效能的效能差異真的很大,甚至可以差到一倍左右;而在最佳校的狀況下,大致上和 Core i5 12400 桌上型處理器差不多呢! […]
讚讚
[…] 在裝好電腦後,也有針對他簡單地測了效能、溫度等資料,當下對於在室溫 26 度的狀況下會跑到 87 度其實有點怕怕的…Intel 附的 RM1 […]
讚讚
補充一下:把 CPU 風扇轉速調高一點,閒置可以維持在 45 度以下,不過溫度變化還是非常大、也非常快
讚讚
[…] Core i5 12400 電腦基本上算是組好了、也簡單測過效能了。而由於手邊剛好有一台型號非常類似的 Intel Core i5 […]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