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Key 的剪貼簿跨裝置同步終於開放了


Heresy 自己在 Android 手機上用的輸入法,應該算是相對冷門吧?從第一支 Android 手機 Sony Xperia U 的時代(2012)開始,就在使用 Swype 這款輸入法,用的相當地習慣;可惜在 2018 年,他就宣布停止開發了…

後來找了一陣子後,則是決定切換到微軟的「SwiftKey Keyboard」(Google Play官網),然後就用到現在了,基本上也習慣了。

而前一陣子,印象中已經說要做很久的跨裝置剪貼簿同步功能,終於開放給 SwiftKey 正式版的使用者了!

實際上,在 PC 上,Windows 10 從 1809 之後,就已經開始提供了剪貼簿的歷程、以及跨裝置的同步了!在「設定」、「系統」的「剪貼簿」就可以找到相關的設定(Windows 需要登入 Microsoft Account),在 Heresy 來看算是滿實用的功能。

而現在,Android 上的 SwiftKey,也終於開始提供這項功能、而且可以和 Windows 同步了!

要開啟這項功能,要在 SwiftKey 的「設定」、「豐富的輸入方式」中,點選「剪貼簿」,然後就可以看到「同步剪貼簿紀錄」的選項了。

 

在手機的 SwiftKey 與 Windows 10 都開啟後,只要兩邊都登入同樣的 Microsoft Account,那之後兩邊的剪貼簿,就會做一定程度的同步了!

為什麼說是一定程度呢?基本上,由於 SwiftKey 和 Windows 10 的剪貼簿都有歷程的功能,所以都會記錄相當多筆複製下來的資料;而在跨裝置同步的時候,他基本上不見得是全部同步,而是只把自己這邊最後複製的項目、同步到別的裝置上而已。

比如說上面的截圖就可以看的到,「Copy from PC」這個字串有被標記是「從其他裝置複製」的;實際上,他就是在 Windows 10 的電腦複製後,自動同步過來的。而如果之後在 Windows 上又複製了其他文字,那這項就會被蓋掉了。

而在手機上複製的內容,也會自動地放進剪貼簿裡面,而且應該是可以保留多筆紀錄的。

除了按下 Ctrl + V 可以貼上最新的紀錄外,透過 Win + V,也可以看到剪貼簿的歷程,當滑鼠停留在上面的時候,也可以看到它也會標記為「從其他裝置複製」。

實際上玩了一陣子後,個人是覺得他設計的使用情境,應該是使用者同時在操作 Windows PC 和手機的時候,可以很快速地在兩者之間做簡單的文字資料交流。

另如,在手機上看到一個網站如果想要透過電腦開啟的話,以前 Heresy 的做法大多是透過即時通訊軟體傳給自己來開啟。

當然,網址的部分也可以透過 Chrome 的功能來做傳遞,或是用其他方法來送給 PC;但是其他的文字的部分,要做到簡單的分享,似乎就沒這麼容易了。

而透過 SwiftKey 的剪貼簿同步功能的話,只需要在手機上複製好需要的文字,就可以馬上放下手機、在 Windows PC 上按下 Ctrl + V 貼到自己想要的地方了!操作的步驟算是簡化相當地多!

在個人來看,最常碰到需要這項功能的情境,應該就是要複製手機簡訊收到兩段式驗證碼了~

同時,除了 Android 和 Windows PC 間的同步,他也可以在 Android 與 Android 之間同步;不過由於 Heresy 基本上不太會這樣同時操作兩支手機,所以就沒有玩了。


當然,這功能也不是非常完美。他能處理的基本上應該只有純文字,不像 Windows 上的剪貼不一樣可以處理格式、甚至圖片。

另外,就是在個人自己玩的經驗來看,它的穩定性似乎還不算很好?

在 Heresy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從 Android 端同步到 Windows PC 一直都沒問題、可以很順暢地完成;但是反過來,在 PC 上複製的內容,卻始終沒能同步到 Android 上…
要不是有之前成功的截圖,Heresy 都在懷疑他是不是單向同步了… orz

此外,不知道為什麼,他有的時候會莫名地出現「您的帳戶發生問題,請開啟以再次登入」的錯誤訊息(右圖)。

這種狀況通常是放一陣子就好了,但有的時候也沒辦法讓這個錯誤消失…


整體來說,雖然還不算穩定,但是個人是覺得這應該會是個滿實用的功能。

可以的話,也希望以後可以做得更好,例如說可以在保留格式的情況下複製、或者複製文字以外的東西了~

另外,微軟也有強調資料會在加密後傳送,並不會保存或處理剪貼簿的資料,理論上應該是可以安心使用的。


參考:How to use Microsoft SwiftKey to copy and paste across your devices

廣告

對「SwiftKey 的剪貼簿跨裝置同步終於開放了」的想法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