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把另一家體感公司 SoftKinetic 買下來了


這是前幾天的新聞,簡單講,就是 Sony 把 SoftKinetic 這家公司買下來了!官方的新聞是《Sony Acquires Belgian Innovator of Range Image Sensor Technology, Softkinetic Systems S.A., in its Push Toward Next-Generation Range Image Sensors and Solutions》。

在新聞稿中,Sony 只有說朝著下一代的深度感應器(距離感應器)、以及完整方案來發展,並沒有強調應用領域。不過一般是認為這應該是和 PlayStation VR(之前的 Project Morpheus、官網)這類的 VR 遊戲拖不了關係;所以,或許可以想像,以後的 PlayStation 或許也會有像現在的 xbox Kinect 一樣的體感裝置吧~


話說,SoftKinetic 這家公司(官網),或許大家不是很耳熟,不過在 Microsoft KinectOpenNI 剛崛起的時候,他和已經被 Apple 收購的 PrimeSense 一樣,都是以生產深度感應器而知名的公司!而且,SoftKinetic  也像 PrimeSense 一樣,除了深度感應器之外,也有自家的完整體感軟體方案。

而實際上,Intel 目前在主推的 RealSense,其第一代的開發者用感應器、Creative Senz3D,就是使用 SoftKinetic DepthSense 325 這個方案(不過後來似乎都換掉了);甚至當時 Intel 的軟體方案,實際上也是有使用 SoftKinetic 的 middleware IISU 的追蹤功能的~

在 Heresy 來看,PrimeSense 和 SoftKinetic  這兩家公司在技術面最主要的差別,應該在於 SoftKinetic  的深度感應器技術是採用相對成本較高的 ToF(Time-of-Flight)技術(不過還是算消費級的),而 PrimeSense 是採用相對便宜一些的 Light Coding 吧~

如果以微軟的 Kinect 來說,第一代的感應器就是採用 PrimeSense 提供的方案,第二代感應器則是改採用和 SoftKinetic 相同的 ToF 技術了。

所以呢…當時兩大體感廠商,目前都已經被各自收購了…看來還是躲不了「大者恆大、小者被併吞」的命運啊…總覺得,有點讓人不勝唏噓啊…

另外,Apple 在買了 PrimeSense 後,遲遲沒有相關的東西出來(還幾乎害死了 OpenNI…),不知道 Sony 在收購 SoftKinetic 後,要花多久才會開花結果呢?


題外話,Heresy 個人對 PlayStation VR 的《Summer Lesson》還頗有興趣啊!

話說,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有「完全潛行」技術啊…(光速逃

廣告

對「Sony 把另一家體感公司 SoftKinetic 買下來了」的想法

  1. […] 而之後,第一代 Kinect 的深度感應器技術公司 PrimeSense,也在 2013 年底正式被 Apple 收購,連帶地讓 OpenNI 社群整個沒落了…某種程度上,這應該也算是以深度感應器為基礎的體感操作開始沒落的時間點了吧? (附帶一提,另一家體感公司 SoftKinetic 則是在 2015 年被 Sony 買下來了) […]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