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反對意見、爭論是不好的嗎?Heresy 不完全這樣認為,基本上,如果言之有物的話,爭論或是辯論,都是有它的意義在的。而雖然目前「嘴砲」這個詞大多被當作無意義的言論(維基辭典),但是其實 Jeresy 個人不完全這樣認為;有的時候,嘴砲也是有它的意義在的。 ^^"
下面這張「如何嘴砲」,應該算是網路上流傳的一張圖吧?
這張圖的內容,把「如何嘴砲」分為了七個層級:
- 反駁對方的重點
- 駁斥
- 相反的觀點
- 矛盾
- 攻擊態度
- 偏見
- 人身攻擊
在右側,也加上了各種層級常見的場合。
而實際上,這張圖的原始論述,是出自於 Paul Graham 的《How to Disagree》,在 Wikimedia commoins 上可以找到他的英文版圖檔(連結)。
除了上面的中文翻譯圖外,Mr. Jamie 這篇《這樣反,才對》,也有翻譯和對應的解釋;在原文與他的翻譯裡,這七個層級為:
- DH6. 反駁核心 (Refuting the Central Point)
- DH5. 反駁 (Refutation)
- DH4. 反論 (Counterargument)
- DH3. 反對 (Contradiction)
- DH2. 針對語調 (Responding to Tone)
- DH1. 人身攻擊 (Ad Hominem)
- DH0. 辱罵 (Name-Calling)
個人是覺得,應該可以參考看看,回過頭還在看看自己和別人爭辯時,自哪一個層級的。同時,也應該要自己盡量能到達 DH6 的層級,也就是能針對重點、就事論事地來討論,這才是最有意義的!
[…] 《這樣反,才對》http://mrjamie.cc/2011/06/21/how-to-disagree/ 《反對的層級》https://kheresy.wordpress.com/2013/05/08/hierarchy-of-disagreement/ […]
讚讚